极端暖事件将会增加,极端冷事件将会减少!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热岛效应”使城市容易引发暴雨

2023-03-09 11:38:2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强风暴“尤尼斯”席卷西欧,英格兰阵风破纪录;南非东部遭遇近60年来最强降水;夏季极端高温“炙烤”北半球……


【资料图】

2022年,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曾被认为是罕见的高温、干旱、暴雨等极端、异常天气越来越日常化。气候变化引起的气候风险,已经成为重大全球性挑战。

目前全球达成共识的是,极端天气缘于全球气候变暖,而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人类一方面在应对气候变化,另一方面也在适应气候变化。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加速演进,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非常深远,气候系统受气候变化影响,变得更加不稳定。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呈现出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的特点。

未来极端天气是否仍会频繁出现?如何提高天气预报精准度?如何更好地应对极端天气?这一系列问题都引起了社会关注。

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回答了以上问题。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未来中国极端暖事件将增加,极端冷事件将减少

NBD:近几年,极端、异常天气多发频发,您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张兴赢:极端事件的发生与当时特定的大气、海洋等动力—热力异常状态有直接关系,气候变化在一些极端事件的变化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发布的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指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全球和大多数地区极端高温增多、增强的主要驱动因子。

如果没有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全球多个区域遭受的极端热事件甚至突破历史记录的高温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这背后的逻辑大致可以理解为气候平均状态的持续变化,有利于某些极端事件增多变强,如平均温度的上升为极端高温的发生提供了更有利的基本条件。而随着变暖,大气持水能力会增加,有利于极端降水强度的增强。

NBD:未来一段时期内,极端天气仍会频繁出现吗?

张兴赢: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区域年平均气温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全球,区域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中在高排放情景下,至21世纪末升温幅度可能达到6.5℃(3.2℃-8.7℃),区域平均年降水量将增加18%(8%-43%)。

与平均气候相比,极端气候事件对全球增温的响应更加敏感,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的变化对区域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影响更大。

未来中国地区极端暖事件将会增加,极端冷事件将会减少。目前5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事件在21世纪末将变为1-2年一遇,意味着现在发生的破纪录的极端高温事件会变成经常发生的事件。

1901~2021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相对1981~2010年平均值) 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NBD:极端天气以后会频繁出现,未来会以什么样的趋势呈现出来?

张兴赢:气候变化模拟预估显示,至少到本世纪中期,未来全球地表温度将继续上升;极端高温、海洋热浪、强降水和部分区域农业与生态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强热带气旋比例将增加,北极海冰、积雪和多年冻土将减少。

另外,持续的全球变暖还会进一步加强全球水循环以及潮湿/干旱事件的严重程度。

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和活动层底部温度变化 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精准预报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难度很大,暴雨预报的技巧评分为0.2左右

NBD:精准的天气预报对于应对极端天气会起到非常大的帮助。您认为精准预报、预警的难点有哪些?

张兴赢:大气是高度混沌的体系,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对大气运动本身造成不可预知的扰动性,加上气候系统多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再叠加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总体增暖效应和热量变化,使得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难度变得非常高。

多年研究显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可以更快、更剧烈、更频繁、更集中地发生。其中,极端暴雨、极端高温是近年来全球共同面临的难题和预报挑战,因为这种极端天气的科学机制,在今天看来,与以往的典型天气形势和传统认知相比,变得更加复杂。

NBD:应该如何提升极端天气的预报准确性?

张兴赢:目前我国24h晴雨预报的技巧评分为0.85以上,暴雨是国际上公认的预报难点问题之一,近15年,美国24h暴雨评分为 0.15-0.28,我国暴雨24h评分为0.15-0.23(1为满分,意味着预报完全准确)。精准预报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特别是极端强降水、强对流天气预报难度还是非常大的,这也是世界性的难题。

未来,首先要进一步提高气象观测的精密程度,从而提升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水平;其次,要不断提升数值模式预报能力,提高模式对大气运动规律及天气的预报能力,特别是灾害性、极端性以及高影响天气的精细化与精准化预报能力;最后,要充分挖掘多源观测、数值模式预报的有效信息,发展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客观预报技术,进一步提升预报准确率。

“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容易引发暴雨

NBD:为什么相比于村镇,城市更容易受到极端气候的影响?

张兴赢:相较于其他地区,城市对气候灾害具有“放大镜”作用。

随着城镇化不断加快和人口经济体量的增加,城市暴露度和脆弱性提升。城市大量混凝土表面能够吸收和储存太阳能,夜间释放,城市中的生产生活、交通设施等排放热量等因素易造成通常讲的“热岛效应”。城市中心集中分布着高层建筑物,植被较少,与郊区共同形成的城市热岛环流使得城市上空热对流不断发展,容易引发暴雨。

与此同时,伴随着现代化发展,汽车尾气等污染物不断排放,更有利于城市上空凝结核的形成,致使城区相比郊区具有更好的降水条件。

此外,城市扩张会导致土地利用的变化,最突出的是城市的“不透水面”大量增加。降水到达地面后下渗大量减少,积聚于地表产生城市内涝,同时引发各类风险问题。

NBD:您觉得目前我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如何?

张兴赢:当前,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确定28个城市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在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气候灾害风险管理、公众健康、宣传教育等领域广泛开展适应行动,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相对薄弱,知识和经验供给仍不充分,先进适应理论、适应技术储备不足。二是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机制体制尚不完善。三是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薄弱,行动力度不足。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市政基础设施不足,行动尚未全面开展,能力有待提升,全社会自觉参与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氛围尚未完全形成。

NBD:我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与国外相比有多大差距?能借鉴哪些经验?

张兴赢: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起步较晚,但进步较快,第一批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城市建设取得预期成效。

暴雨内涝和高温热浪是我国城市面临的重要气象灾害。国际上,鹿特丹的“多级蓄水开放空间设计理念”、哥本哈根的“基于多用途空间设计的暴雨管理体系”、《伦敦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纽约适应计划》《新加坡气候行动计划》等成功案例,对我国实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具有借鉴意义。

提高城市交通设施标准等应对极端气候事件

NBD:我们一方面在应对气候变化,另一方面也要适应气候变化。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我国做了哪些工作?

张兴赢:我国一贯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是适应气候变化政策覆盖范围和政策体系构建不断深化。2013年我国首次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明确了2014年至2020年适应气候变化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区域格局和保障措施。2014年出台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同步推动,进一步推动强化重点领域和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行动。2016年相继发布城市、林业等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二是提升气候监测预警水平,开展重点领域和敏感行业的影响和风险评估。建成由地面自动气象站、雷达、自主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完成多种气象灾害的灾情、风险普查、区划。气候变化敏感领域的监测网络布局不断完善,气象地质、森林火险等预报预警工作不断推进。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评估方法和技术不断发展,定量化程度提高。

三是重点领域适应能力显著提升、试点示范稳步推进。在水资源领域,通过山区水土保持、集雨节水、跨流域区域水资源调蓄和配置等工程,极大提高了我国城乡应对水资源短缺的能力;在农业领域,通过推进农田基本建设、绿色农业和气候智慧型农业,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在生态领域,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生态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自然生态系统总体稳定向好。

在试点示范方面,在全国范围内遴选28个城市(区、县)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在30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以60个内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城市为重点,在1116个易涝积水区段实施城市易涝积水区段整治工程。

四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内意识增强和国际参与度加深。国内方面,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推进,提升了行业适应气候变化意识。多渠道适应气候变化相关培训和宣传,提升了行业和公众意识,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国际方面,积极参与国际谈判与IPCC评估报告编制,参与和发起气候变化国际重大科学计划,与有关国家共同发起全球适应委员会,积极宣传我国经验和案例,推动适应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

NBD:今年全国两会,您提交了《关于加强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的提案》,对这方面工作,您有哪些考虑?

张兴赢:近些年,中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面临的压力也在增大,主要来自人口带来的压力、资源消耗增长的压力和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的压力。这些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改变了城市微气候,影响居民健康和工作,从而威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可以有以下举措:

一是改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通过加大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以应对暴雨、雾霾、高温、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二是提高城市交通设施标准。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标准有较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道路交通设施、排水管网设施相对较好,大城市的道路面积也明显高于中小城市。

三是加强城市生态绿化系统。提高城市绿地面积具有多重作用,不仅有助于城市空气净化,降低城市高温、缓解“热岛”效应,而且方便居民出行、提升环境宜居度,并有助于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

四是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加“海绵面积”占比,保障海绵设施有效运行,建立先进的监测预警系统,强化应急保障水平,以提高城市韧性。

每日经济新闻

标签:

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