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魂瓶 古人丧葬习俗一瞥-世界播资讯

2023-06-06 12:26:57 来源:株洲新闻网

文物名:宋代魂瓶

年代:宋


(资料图片)

材质:硬陶

出土地点:茶陵

规制:通高46.1厘米

馆藏地:茶陵县博物馆

文/郭亮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国是农耕社会,社稷富强、百姓安康的一个大前提便是庄稼地里的丰收。风调雨顺则五谷丰登,旱灾涝难则是哀鸿遍野。为了祈求丰收,过去的人在去世后,也不忘庄稼地里的那点事,往往会在坟墓里随葬“谷仓罐”,以期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衣食无虞。

谷仓罐,又名魂瓶,亦称坟米罐、堆塑罐,是专为陪葬而烧制的明器,据传起于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之典——作为殷商遗民的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采薇而食,最终双双饿死于首阳山,后人怜其死节之志,便在其随葬品中放入装有五谷杂粮的陶罐,以期其灵魂不饥,这是谷仓罐,或曰魂瓶之起源。北魏王肃《丧服要记》记鲁哀公为父举丧事,孔子因其未在陪葬品中放进五谷囊而问责于他,哀公狡辩道:“五谷囊陪葬,起自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恐其魂之饥也,故设五谷囊。吾父食味含脯而死,何用此为?”所谓的“五谷囊”,即谷仓罐的原始形态,可见,至少在春秋时期,以谷仓罐随葬便已成为丧葬礼仪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然大儒孔子也不会问责鲁哀公替父举丧未设“五谷囊”。

魂瓶,或者说五谷囊,作为随葬礼仪之一种,最开始的功用或许只是寄托着在生者对往生者魂灵不至饥馑的朴素愿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朴素的愿望也承载了更多的主题。汉代开始,原本形制单一的谷仓罐开始在单一的柱状物之外发展出更多形态,主罐加四周小罐围绕而成的“五联罐”开始出现,而后再发展出在罐体之上堆塑各种造型的堆塑平台,所堆之物,多取子孙繁衍、六畜繁息之意,在单一的温饱需求之外,更多了对往生者在另一世界美好世俗生活的向往,所谓“以死者之魂,而慰生者之望”,“魂瓶”的正式名称也于斯诞生。

到了宋代,这种在魂瓶之上堆塑各种造型的习俗达到顶峰,生活场景之外,更有各种主体造型,甚至有学者认为,从魂瓶上的堆塑之物可以反推墓主生前的社会地位,即越是身份地位高的人,死后随葬的魂瓶上的堆塑造型就越是繁复精美,而且,魂瓶上堆塑的造型也随年代的不同而有着各异的风格,因此也被考古学界作为对尚未找到墓志铭的墓葬的断代起到指导和佐证之用。

湘东小城茶陵,隐于罗霄山脉一隅,在宋之前的历史几乎湮没无闻,宋后突然崛起,成为远近闻名的“进士之乡”,论者多将其归因于北地移民的大量涌入——两宋之交,北方持续动乱,南方则较为安定,北人纷纷南迁,地处要道、农业发达、社会又较为安定的茶陵,成为一些南迁者理想的客居地,带来北地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将魂瓶随葬之俗及精美繁复的魂瓶堆塑技艺带来当时还属艽野僻地的茶陵。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茶陵境内相继出土了数件宋元时期的魂瓶,造型皆精美大方,尤其是一编号为CB255的魂瓶,造型之繁复精美,做工之细腻讲究,充分体现了宋代魂瓶制作工艺中的最高水准,诚为诸多出土魂瓶中的精品之作。

该魂瓶现珍藏于茶陵县博物馆内,其器通高46.1厘米,硬陶质,施酱质釉,分盖与身两部分。盖呈香亭状,身为双口瓶。盖为尖顶,四角攒尖,每角各有一鸟蛰伏,角下各有一“滴水”兽面纹。亭身四方开门,下有托盘,盘沿并有护栏。其上堆塑各种造型,共分三组。

第一组为盖上造型。亭内置方桌,桌上置盘、碟、瓶等餐具及食物,亭外围左右有食客,亭前门两侧有主人双手相拥做应宾状,想是再现墓主生前宴客之热闹场面。

第二组为肩部造型。以祭台为中心,左右堆塑僧人孝子。其中僧人有七,均着长袍,宽衣大袖;孝子有三,均着窄衣长衫。僧人或敲木鱼,或击钹镲,或作祈祷,形态各异,各司其责,显见是在做法事。孝子则跪立于地,手持泪巾,表情哀戚,当是还原墓主丧仪中超度亡魂的水陆道场一节。

第三组为腹部造型。以立柱大门为中心,门侧坐一守门家奴,左侧塑一龙,龇牙吐舌,粗壮凶猛,右侧塑一人首蛇身神怪,蛇身卷曲,手持短棒,当为传说中的伏羲——《太平御览》云,“神之伏羲,能缘天梯建木以登天”,正好寄托了在生者对逝者的良好祝愿,逝者灵魂可以借助伏羲大神的威力,去往庄严肃穆、神秘奇异的天上仙界。

从初始的纯为祈望逝者不至有温饱之虞的“五谷囊”,再到承载了往生者能位列仙班良好祝愿的宋代魂瓶,魂瓶之形制并堆塑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而出土于茶陵的这件魂瓶,无疑是其中佼佼者,既有对生活场景(包括丧葬礼仪)的再现,又有臆想中的天界的种种,是好的艺术品,更是一幅生动的古代风俗画,着实值得我们后人好好研究。

标签:

滚动